2021年杭州知识产权十件事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6日 浏览次数:()

 

一、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运行

2021年9月15日,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保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运行后两周即在第三届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业务能力竞赛中荣获三等奖。保护中心围绕专利挖掘与布局、专利分析导航以及专利的授权、确权、维权开展全链条的协同保护。在推进快速预审方面,协助339家企业和科研院所顺利完成核准备案,受理预审请求316件,其中首件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45天获得授权。在维权援助工作方面,构建维权援助体系,加强与行政、司法等的横向联合,建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维权援助工作站,布局全市15个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网络,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途径受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88件,提供维权援助服务208件,出具侵权判定意见书11份。在研究与信息服务方面,推动专利分析与产业决策深度融合,开展了《智能制造产业专利导航分析》等5个重点领域专利导航分析项目,《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导航报告》被省局调研专栏收录,引入政府产业规划决策;推广国家知识产权局新一代地方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新增注册用户近1000个,平均月增注册用户近170个。

 


二、获批建设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2021年8月,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之一。2021年10月,杭州市人大通过了《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这是全国首次对一件地理标志进行地方立法。制定发布《西湖龙井茶团体标准》(T/XHLJ 001—2021)。2020年至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检查企业和商户8424家次,立案76起,查获违法“西湖龙井”包装49万多个。市公安局成功侦破“3·18”制售假冒西湖龙井茶案等14起案件,涉案金额逾7000万元,受到公安部通报表彰。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西湖龙井长三角跨区域协作保护,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冒用西湖龙井商标专项执法行动。全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西湖龙井茶生产加工企业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授权企业中已申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企业累计有95家,达71.4%。2021年,西湖龙井茶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达74.03亿,品牌价值连续3年蝉联榜首。


三、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2021年5月12日,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的函》,由市贸促会主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业指导的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数智化”在线商事调解模式入选最佳实践案例。平台提供互联网调解、电子送达、失联修复、电子签章签名、文书自动生成、在线司法确认申请等全流程线上服务。平台收案入口实行当事人自主申请和法院引调推送双线平行,实现了商事纠纷的调解与人民法院诉讼审判体系的有机衔接,形成“社会调解在前、法院立案在后”的解纷流程,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减少了直接诉至法院案件数量。

目前,共有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杭州调解中心等73家调解机构1100余位中外调解员在平台向公众提供服务。至2021年底,平台共接收知识产权调解案件14119件,完结10603件,调解成功3745件,成功率达35.32%,履行率99%,涉案金额超18.6亿元,平台个案调解最短仅用时1天,履行率接近100%。2021年,平台还获得中国(浙江)自由贸易区建设第四批“十大”标志性改革成果、浙江省城市大脑(智慧城市)场景应用优秀案例、杭州市首届“十大法治实践”和杭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民呼我为”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


四、杭州市两级法院实施精品案例打造工程

2021年,全市法院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精品战略,注重培育发掘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其中,一案获评2020年度中国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第四届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第四届全国知识产权优秀裁判文书特等奖等多个奖项,一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及杭州保护数字经济十大案例,一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一案入选全国十大互联网典型案例,两案入选中国十大最具研究价值案例,一案入选中国十大文娱法事例,一案入选泛娱乐十大最具研究价值案例,一案入选2021年度AIPPI中国分会版权十大热点案件,两案入选《电子商务法》颁布三周年十大电商案例,两案入选浙江法院品牌保护十大典型案件,两案入选浙江法院八大商业秘密司法保护案件,两案入选浙江法院全面加强知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四案入选浙江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一案被最高法院写入法院工作报告,五案被《最高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采用,四案被《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司法报告》采用,两案被写入浙江高院工作报告。

 

 

 

五、杭州互联网法院推进“繁简分流”改革试点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引入现代化诉讼规则,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建成“六平台、三模式、一体系”数字化改革“杭州样本”,司法判案效率明显提升。截至2022年4月1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已在线立案 46397 件,结案40157件,平均开庭时间28分钟,平均审理期限37天。平均为当事人每人每案节省开支近800元、节约在途时间16.8小时。网上诉讼平台累计注册用户20.1万人,访问量689万人次。审理的手机应用流量劫持案作为维护市场诚信、惩治网络流量造假典型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写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法院工作报告。

 


六、设立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仲裁院和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机制

杭州仲裁委员会设立全省首家杭州知识产权仲裁院和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鼓励和引导广大市场主体运用仲裁等法律手段解决知识产权争议,与省市场监管局、市法院形成《仲裁参与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会议纪要》。2021年,知识产权仲裁院立案165件。2021年11月,杭州仲裁委员会与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专利预审、知识产权研究和信息化、知识产权维权和协同保护等方面,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形成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初步建立为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机制。

 


七、杭州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

2021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化“浙江知识产权在线”落地应用,建设杭州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知识产权全链条运营服务“一件事”模块,建成知识产权大数据查询中心、“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产业导航、知识产权交易大厅、培训学院、抗疫专题、项目申报、价值评估等智慧应用场景,入驻了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国杭州(制笔)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援助中心、浙江(杭州)知识产权诉调中心;各区、县(市)保护中心和维权援助站等机构,在线办理维权援助、行政裁决、司法保护、调解、仲裁等事务。系统上线以来,在线完成行政调解、维权援助等案件365件。平台有效归集利用专利信息数据,提供集126个国家(地区)、1.5亿条专利数据的精准查询和智能分析服务,开放专利高级检索帐户3000余个,建设一级应用场景7个和二级应用场景24个,为企业实施专利布局设计和产业链精准画像。培育重点产业专利导航14个、企业导航24个、垂直行业数据库7个、企业专利特色库35个,有效助推市场主体保护创新、释放潜能。

 

 


八、落地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存证的数据资产质押、发行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

2021年9月,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2021-2023年)现场推进会在杭州滨江区召开。通过与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省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多方联动,制定数据准入制度及数据存证流程,搭建浙江省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和数据安全存储平台,落地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存证的数据资产质押,帮助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100万元授信。2022年,杭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出台实施为契机,利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开展数据资产质押试点,聚焦解决企业数据来源、权属价值、数据存证、质押流程等问题,推动制定团体标准《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服务规程》,形成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可复制经验。截至目前,已帮助多家中小微企业获得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00万元。团体标准《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服务规程》已正式实施。“以区块链技术创新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被评为第二批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期发行。该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是对企业持有的知识产权进行价值评估后再质押以构建底层资产,通过风险隔离、信用增进、信用评级等方式对债券产品进行设计并发行,再由证券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出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项目储架发行额度为10亿元,首期发行金额1.1亿元,期限为1年。产品发行票面利率为3.9%,比普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率低约40%,预计累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00余万元,融资额度可达上千万元。项目入池的基础资产基于杭州未来科技城区域内12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195件授权专利,涵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发明专利63件,实用新型专利132件,评估价值共计1.445亿元。该项目针对科创型企业轻资产、重研发、多专利等特点,着力破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有效途径,以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的“倍增效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项目填补了全省以专利作为底层资产、运用知识产权进行证券化融资的空白,对杭州形成贯穿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基金、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许可转化、证券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全链条,具有重要意义。

 


九、杭州获批建设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2021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杭州滨江区建设中国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滨江区以运营中心建设为契机,打造全球产业科技发现与科创服务平台,实现技术、数据、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精准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该平台入选2021年第一批浙江省自贸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运营中心将通过三年建设,实现“知识产权+产业+资本+机构+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成为引领全国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智库力量。

2021年9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建设浙江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该中心系全国首批聚焦人工智能产业、以知识产权全链条运营为目标的国家级产业运营中心。中心瞄准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提升根植产业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能力,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高价值专利项目的创造产出和产业化应用,助推构建优良的人工智能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发挥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人工智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十、杭州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成立运行

2021年4月,在杭州市“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主会场上,由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拱墅区人民政府和浙大城市学院四方合作的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是杭州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综合运用水平、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中心立足杭州市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杭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网上信息平台为窗口,以合理规划的线下市场为实体,推动知识产权流转和转化、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营造信息对称、公平公正、智能高效、安全诚信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氛围,有机融合开展各类知识产权的交易和转化业务,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的受众面和线上交易的便捷性。2021年,中心承接杭州“十百千亿”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全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支持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切实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全年累计成交科技成果444项,其中专利科技成果382件,金额1.5亿元,有效助推城市知识产权运营水平和利用效率,支撑完善杭州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关闭打印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