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单位: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
责任部门: 办公室
公开形式: 政府网站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时间: 2018-05-14

关于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22号建议的答复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4日 浏览次数:()

尊敬的孟敏姿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十二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强化我市食品安全治理的建议》的议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关心。收到议案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会同市商务委、市质监局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抓好落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  

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杭州新农都物流中心是杭城蔬菜、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的一级批发交易市场。近几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投入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市场自身食品安全管理和食材质量检测工作。
(一)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一是成立市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由市场主办方主要领导挂帅,日常管理定人、定岗和定责。目前,市场经营户3500户,管理人员202人,其中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178人。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近五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14万元,主要用于食品安全人员经费、宣传培训经费、追溯交易系统建设和硬件设备购置。三是组建余杭区农产品监测中心承担蔬菜质量监测任务。该中心由余杭区政府投入财政资金建设;监测中心实验室面积达1900平方米,共有检测设备298台件、检测人员95名。2015年共检测蔬菜234755批次,其中不合格179批次占0.08%,基本实现检测合格进场交易。
(二)杭州新农都物流中心:一是成立了市场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现有经营户1500户,市场管理人员200余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人员10人。二是成立新农都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市场开业之际即投入200万元组建,其中检测设备投入100万元。2015年为提高水产品速测能力,又投入数万元增配离心机、振荡器、搅拌器等水产前处理设备。每年检测所需试剂耗材费用近40万元,加上人员工资、设备折旧,年支出在150万元以上。三是加强食材质量检测,2015年累计检测各类食用农产品7.6万批次,不合格209批次,合格率99.7%。目前,每日抽检300批次,包括水产、蔬菜、水果、肉禽等,日检测试剂费用超过0.1万元。

  •  

  •  

鉴于一级批发市场建设运行尚未完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为最大限度发现食材质量风险,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大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监督抽检来发现问题产品。2015年,全市共抽检蔬菜、水产品等各类食用农产品1329批次,合格1306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3%。
三、关于禁止散装食品经营问题
对您在议案中要求禁止市场流通散装食用油、散装蜂蜜的建议,我们认真研究立法的可行性,并对兄弟城市禁散情况进行了解。
(一)法律未作禁散规定: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并未将散装食品(包括食用油、蜂蜜)列入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仅对销售、贮存散装食品应该明示的内容作了特别规定。就我省来讲,现行《浙江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授权省政府可以明令禁止某种食品的生产经营,该办法也并未禁止散装食品销售。
(二)地方立法受限:2015年3月15日实施的修订版《立法法》授权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取消了食品安全的立法权。
(三)各地禁散情况。我们对北京、青岛、上海等地就散装食用油相关规定进行了了解。北京市工商部门2011年下发通知禁止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散装食用油,但是未见政府明文禁止;青岛市食安委2012年发文禁止采购和使用无包装、无标签标识的食用油;上海市人民政府2013年发布的《关于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品种的公告》并未禁止散装食用油。从这些兄弟城市情况看,有的禁止性规定显然刚性不足。
综上所述,现阶段,尚没有法律依据支持在我市全面禁止生产、销售散装食用油、散装蜂蜜。目前,我省正在修订《浙江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我们将把您的建议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希望在修办法时予以考虑。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当前,新《食品安全法》已经实行,有关食用农产品监管法律正在从上而下的构建中,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必将给市场监管部门带来强大的法律支撑。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建立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对接机制。抓紧建立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的衔接机制。加强与农业、林业和海洋渔业等部门的沟通,市级层面共同签署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合作协议,推动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对接、质量追溯、检验检测和监督执法等领域的协作。同时,各地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确保产地准出与准入过程中的质量合格证明真实、有效。
(二)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一是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建成三类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加快推动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杭州五和肉类批发市场、杭州萧山新农都物流中心蔬菜、生鲜肉和生鲜水产品等三类食用农产品追溯系统,要求入场经营者建档率达到98%,索证索票率达到97%,一级批发商供证供票率达到99%。推动批发市场加强快检能力建设,严把进场交易产品质量安全关,基本实现大宗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二是逐步完善农贸市场追溯管理。按照“供应商主体资质合法、产地证明与合格证明合法有效、进货台帐完整规范、抽检检测工作到位”基本要求,督促市场开办者逐步建设农贸市场追溯体系。2016年全市城区农贸市场质量追溯体系建成率达到80%以上。
(三)继续开展农产品市场快速检测体系建设。立足落实市场举办者法律责任,指导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认真开展快速检测工作,完善快速检测计划制定、抽样、检测、记录、公示、后处理等程序,严格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工作机制,有效发挥快速检测作用。
(四)继续加大市售农产品监督抽检力度。食用农产品是今年监督抽检计划的重点品种,抽检数量将达到5.5批次/万人,抽检范围将覆盖全市各类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小蔬菜店等经营主体,将重点监测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和非法添加物,动态监控其质量状况。
(五)实施“三大一严”行动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当前,根据省食安委的统一部署,全市正在集中精力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隐患大抽检大排查大整治严打击专项行动(简称“三大一严”),聚焦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和食品加工经营集聚区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重点整治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鲜活食农产品以及食用植物油、婴幼儿配方食品等重点食品,多部门协同作战,采取综合监管手段,严密排查问题隐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防控风险,着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市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整体安全水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6年5月5日
 
联系人:孙鲁洪                   联系电话:86439581

关闭打印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