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2489778/2019-05267
发布单位:
责任部门: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形式: 政府网站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时间: 2018-02-06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来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6日 浏览次数:()

2017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省食药局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以全省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创建“法治市场监管”为抓手,完善法制体系、健全决策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督、提升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创新务实,攻坚克难,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现将2017年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法制体系,健全决策机制

(一)规范立法,力促监管。通过狠抓重点、适时选项,列入计划、制定方案,骨干担当、集思广益,实地考察、专家论证,沟通协调、争取支持,通盘统筹、博弈求衡等方式,以立法为抓手,强化重点领域立法,不断提升立法质量和效率,为繁重的监管任务提供良好的法治服务和有力的法治保障。在2015年、2016年推动两部规章(《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杭州市危害食品安全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相继出台的基础上,今年又拟定出台了市政府规章《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负责完成了两项立法后评估,即《杭州市限制活禽交易管理办法》和《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立法后评估,提交《立法后评估报告》;《杭州市网络交易管理条例》亦被市人大列入今年立法调研项目。立法经验在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法制年度会议中作典型性介绍。

(二)完善立规,力促改革。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备案、发布、监督、清理等工作程序和“三统一”工作要求,2017年以来共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清理以我局为主执行的政府规章7件,建议废止2件,继续有效5件;清理以我局为主执行的政府规范性文件32件,建议废止13件,继续有效19件;清理我局制定的部门规范性文件32件,其中已废止6件,拟废止2件,拟修改1件,继续有效23件。同时,以“最多跑一次”为重点,着力以立规推动商事制度改革,促进改革的法治化。今年出台了《关于商事登记领域按“一件事情”标准化实现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通知》、《关于在食品“三小行业”市场准入中推行标准化备案承诺制的通知》等,使商事制度改革有规可依。

(三)健全机制,力促控权。以机构整合和舆情事件为契机,修订、新发相关重大行政决策规则,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出台《重大行政决策暂行规则》,对重大行政决策权限作出明确界定,对决策规则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积极践行《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疑难案件专家咨询论证办法(试行)》,在作出重大疑难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案件前,规定通过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由相关专家从合法性、科学合理性、可行性、各种负面影响及风险分析、其他必要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提高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和合理性,较为妥善地处置了云集网络、太古红糖等案件。拟定出台《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机关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编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执法行为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明确法制审核范围和内容。

二、严格公正执法,强化合理行政

(一)主体合法,确保资格。深化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公告工作,根据市政府关于执法主体标准,明确市局和市局稽查支队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经市政府审核后向社会公告。通过与市编办和市法制办协商、向市政府报告、向省局汇报等方式,破解因机构性质导致的执法证申领难题,组织全市场监管系统(含质监)执法证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动态管理执法类别为“市场监督管理”的《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今年培训全系统200余人,实现市本级执法岗位持证率100%。

(二)明确权限,确保阳光。依法准确界定职责权限,使权力在“笼子里”运行。动态调整权力事项,做到“应纳尽纳”、“应放尽放”、“应接尽接”,现共有权力事项893项,其中行政许可134项(17项主项),行政处罚577项、行政强制37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确认8项(3项主项)、行政奖励3项、其他权力事项133项,不存在权力清单之外行使“行政权力”的情况,权力清单已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对外公布。对照省工商局、省食药局指导目录,梳理群众企业到市场监管部门办事事项指导目录,共185项,并分三批公布能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前实现率达88.6%。

(三)统一程序,确保质效。为提升执法水平,进一步保障机构整合后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的规范性、统一性和便利性,起草实施了《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提升了执法依据的层级;并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若干意见》,增加了政府规章的可操作性。

(四)加强装备,确保留痕。拟定出台《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机关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办法》,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归档,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加强稽查支队询问室、移动执法装备和消保处调解室装备,保障执法基础设施。整合案件管理系统等各业务执法系统,提升使用率,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做好营业执照及相关许可证信息和系统外平台的数据对接,提升执法效率。

三、强化行政监督,提升法治思维

(一)善用行政复议,强力纠错。截止11月25日,2017年我局新发生复议671件,撤销40件,确认违法95件,责令履行11件,纠错率21.76%。通过撤销、确认违法或者责令履行的方式有效纠正执法错误,指导依法行政、合理行政。同时,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复议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应对复议工作新常态。制发《杭州市市场监督系统行政复议工作分析》,对年度系统复议案件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复议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发挥行政复议层级监督的“指挥棒”作用。行政复议工作经验在浙江省工商局年度法制工作会议中作典型性介绍。

(二)巧用内部监督,强化执行。作为复议的衍生品,对在复议中发现下级局存在其他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通过《行政复议意见书》予以指正监督,2017年制发2份;对在复议中发现行政相对人存在其他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的,向其制发《行政指导意见书》;同时在系统内网开辟 “复议专栏”,发布典型复议案例,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应;对在复议后发现下级局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书的,制发《责令履行行政复议决定通知书》,2017年已制发5 份。此外,严格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向下级局发起内部执法监督,2017年已制发《法制监督意见书》5份。

(三)常用案件评查,强推规范。组织开展全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集中评查,抽取市局稽查支队、注册审批处及各区县局(分局)至期间办结的行政处罚(强制)案卷各4卷,食药行政许可案卷各2卷,共102卷;评查员由系统各单位法制工作人员、公职律师及稽查业务骨干组成;评查采用交叉互评方式,每个案卷经过两家单位的评查员评查,市局法规处在评查员评查基础上进行了复核、统计和分析;制发《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情况通报》,及时发现和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

(四)全程执法公示,强力倒逼。拟定出台《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机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以政府信息公开、“两单”、“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加强事前公开;以执法证动态管理、工作人员岗位信息明示管理、“亮证”执法为重点规范事中公开;以行政处罚决定、行政许可决定、行政复议决定、“双随机”抽查情况、食品及流通领域其他商品抽检结果的及时公开推动事后公开,倒逼执法的规范和公正。

(五)全力普法教育,强化实效。发布《2017年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今年由市局承担的“市直单位九大普法重点活动”之一的“小微企业送政策、树典型、广宣传系列法治活动”在全市普法工作会议受到表扬和肯定。针对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等制度,确保集体学法2次以上,完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网上学法考试及“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计划”。针对干部,采取年度统一轮训、专题培训和法制干部(公职律师)年度培训的方式,学习新法新规,及时更新法律知识。针对行政相对人,通过宪法日、“315”等主题活动日和其他专场活动,普及消费维权、市场准入、商标服务、广告宣传等关系市场主体利益的法律法规。同时今年继续聘用法律顾问,以“外脑作用”强化法治思维。

四、创新行政调解,化解社会纠纷

(一)出台执法意见,缓和社会压力。制发《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调解实施意见》,厘清市场监督管理实施行政调解的范畴和依据,梳理我局的行政调解权力事项,明确我局可调解的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范围,并将各项行政调解职责落实到相关业务处室,着力行政调解在依法化解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中作用。发布《关于广告中绝对化用语的认定和处理的参考意见》,在社会舆情压力下极大地给基层执法人员减负,也赢得社会认同感。

(二)开通绿色通道,缓解行政压力。面对网络投诉年10余万件的海量,市局与阿里巴巴探索创新,深化政企合作,2016年起正式启动“红旗渠”政企合作绿色通道项目,即在告知消费者“绿色通道”并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诉转由阿里巴巴自行处理,处理不满意的可再行转入局行政调解。今年,“红旗渠”绿色通道项目不断深化,服务外延囊括了淘宝、天猫、飞猪、阿里通信、天猫超市等,共计引导约6万件消费投诉进入绿色通道快速处理,正常消费纠纷引流率达到70%以上,大幅度减少了网购投诉调解对行政资源的占用,提升了网购投诉的处置效率,大幅度缩短一般消费投诉的调处时间,提升了消费者满意度,绿色通道消费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国家工商总局“电子商务12315投诉维权(杭州)中心”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杭州)中心”正式挂牌并运作,进一步拓展消费维权新格局。

(三)普及“红盾云桥”,共享数据资源。2016年市局与阿里巴巴共建并启用了政企数据共享交互平台——“红盾云桥”和“智慧网络”平台,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和市局相关数据的资源共享,实现网络案件信息协查全面在线化。据今年不完全统计,全市下架各类商品4012个,屏蔽或关闭网店130675个,处置查无下落的网店642个,办理网络案件621件,罚没款总计1776万元,案件数和罚没款已突破2016年全年的总量(600件,1400万);通过线上协查,完成数据在线协查4.6万余件,促进异地协作更加顺畅,全市联合异地行政部门开展执法行动12次,完成外地网络案件协查4110件,对外移送网络案件(线索)26776条。“红盾云桥”“智慧网监”平台的运用,在极大提高网络监管效率的同时指导阿里系平台规范经营管理,有效消除了社会矛盾纠纷隐患。

 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局将致力于分析新体制下市场监管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拓宽工作思路,着眼长远,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推动长效市场监管法治体系进一步形成,为法治杭州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闭打印 置顶